中美众专家:特朗普新政,中国如何应对?
美国2016年大选是美国历史上极具政治戏剧性的一次选举。1月20日美国新任总统宣誓就职,引人注目的第45任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普先生将开始他的新历程。中美关系再一次来到了历史和未来的节点上。
为此,2017年1月19日上午CCG“特朗普时代的机遇、挑战与中国应对”主题报告会在中国与全球化智库(CCG)北京总部举行。CCG秘书长苗绿主持会议,王辉耀主任发布了报告,并与中美专家就今后的中美关系走向和如何促进中美关系的正常发展,给媒体和听众带来一场“思想的盛宴”。报告和专家们还为中国处理好当前复杂局势提出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建议。
王辉耀先生首先对到访的嘉宾、学者专家和媒体表示欢迎,并对《特朗普时代的挑战、机遇与中国应对》报告的四个部分作了介绍。
王辉耀指出中美是全球两个最大的经济体,是世界经济的两大重要引擎,是国际最重要的双边关系。特朗普新政对保持中美两国的合作至关重要。所以中国与全球化智库自美国大选以来就对其保持高度关注。在特朗普上任前一天发布这个报告非常及时,具有重要意义。该报告从特朗普个人风格、内阁团队组成、中美经济关系等角度出发,提出了中美未来面临的八大机遇、八大危机和10条可行性政策建议,最终目的是为促进中美关系的顺利发展。
参会嘉宾就报告内容进行了深入讨论,并回答媒体提问。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总经济师陈文玲持表示,特朗普虽是成功的商人,也是个政治素人,所以影响力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对特朗普不要过度解读。陈文玲用三“率”概括了特朗普的性格特点。“率素”是其首要的特点,所有内容都写在脸上,比较率真。另外“率旧”,凸显其随意性。“率事”,很多事情都做在别人前面。陈文玲同时指出目前最大的挑战就是逆全球化、汇率战、贸易战,美国如果这样做将会造成两败俱伤的结果,但美方损失更重。首先美国会因此失去大量就业机会,还会失去中国的大量定单,毋庸置疑的最终还会伤害中美之间的感情,失去双方合作开发第三方市场合作可能性,使中美几十年建立的正常的中美关系毁于一旦。
太平洋基金会秘书长、中国驻以色列前大使陈永龙也认为,打贸易战对中美两国都没好处,对美国受伤会更大。他说,我们要以不变应万变,不要轻易放弃了中美关系几十年难得的成就。同时他指出,有学者认为过去美国是衡量中国是变量,现在中国是常量美国是变量,但现在有变化,力量对比的变化和世界格局的变化,中美现在可能是要双方互相塑造对方,共同塑造世界,这是将来的特点。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美聚焦网总编辑、中国日报原总编辑朱英璜就CCG报告补充道,中国和特朗普还有地缘政治方面的挑战,特别是南海问题,他会以做生意的姿态来讨价还价。特朗普对中国强硬不是他个人的事情,是美国两党的共识,这恐怕是个基本趋势。在合作机遇方面,朱英璜认为报告中经济外交的提法很有道理。中美之间不至于大规模全面开展贸易战,因为会两败俱伤,但是小规模的、某些领域方面的贸易战肯定会有。在贸易上我们需要研究哪些可以让,哪些不可以让。对于跨国公司起到中美关系“稳定器”的作用,他认为近来这个作用分量在减弱。国务院新出了文件加大对外开放,效果有待观察,但同时我们需要关注跨国公司在中国的诉求,包括知识产权问题、准入、互联网接入等,如果这些问题不解决,“稳定器”的作用感觉很难加强。
中国美国商会会长毕万伦首先肯定了报告的重要性并希望未来智库的逐条建议可以进一步按照重要性划分,将其组成一个有机整体。另外在中美贸易合作中,中国企业将会在未来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机会与风险并存。中国在产业政策、环境政策上还需要进行进一步改善,提高透明度,这样中美双方才会取得双赢的结果。美国跨国公司能够在中美关系上发挥更多作用,希望中国政府可以对跨国公司表示更多地欢迎并重视他们的作用。
清华-卡内基全球政策中心主任韩磊着重谈论了关于中美关系的挑战和应对。特朗普激烈的竞选言论和推特发文为中美关系制造了很多噪音。我们可以回头再看之前中美关系是怎样的。特朗普正在用他认为的对中国最重要的“一个中国原则”来施加影响,但他忘记了遵守“一个中国原则”对美国也是有利的。韩磊首先建议中国要正确设置预测,讨论贸易战对谁的损伤更大不是问题所在,而是要认识到CCG报告中论述的那样,贸易战最终对中美双方都有害。他建议中方避免“以牙还牙”式的反应,以免使中美关系走向下坡路,同时继续保持和创新多种途径与美国各个层面打交道。特朗普可能会采用“政治边缘”政策,因此中国需要更加耐心应对。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原公使、商务部美大司原司长何宁认为在中美双方关系紧张时,贸易发展较为顺畅,而在双方关系顺畅时,贸易则会出现一些摩擦。他认为特朗普上台前的种种作为试探性质多于决策,因为特朗普想让美国再次强大的愿望离不开经济发展、提高就业率、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也离不开来自第二大经济体的资金和技术的配合。但应对特朗普的这些非传统方式的试探,需要改变以往的策略,适当使用非传统的方式来回应,谋定而后动,不能示软示弱。另一方面,特朗普上任也会受到总统这个位置的制约,因此中美关系会经过反反复复的讨价还价,但不必过于担心特朗普会走极端。
CCG副主任、原驻纽约、旧金山商务参赞何伟文指出目前特朗普最大的问题,不是贸易而是他对“一中”原则的挑战。如果特朗普上台后与台湾的官方往来,会打破了一直以来的中美外交的基石,这样中美关系将倒退到60-70年代,因此特朗普应尽快转变自己的角色和定位以适应新的身份。对于特朗普上台后可能会出现的经贸摩擦,何伟文认为,应该抓住问题的实质,清醒地跟进,积极地沟通,才能有理有据地应对。只要脚踏实地坚定不移地努力,经过磨合期,中美经贸合作前景依然是美好的。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研究所所长滕建群指出,特朗普的当选与他走群众路线、赢得中下层的支持分不开。特朗普的团队背景也与以往不同,多由华尔街大财团和退役军人组成。作为商人,特朗普善于运用商业模式来“经营”内政和“交易”国际关系的治国理念,如把4000多个岗位进行公开招聘等举动是美国历史上非常罕见的。从目前特朗普的团队和理念来看,他上台后会给中美关系带来一定的摩擦。中美两国现在已经处在非常关键的时期,在这样的大背景下,重新定位中美两国关系,利用特朗普“经商”的理念,加强双方在安全领域、经贸领域的合作,才可能使中美关系在磨合期后上一个台阶。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际政治教授、博士生导师庞中英认为,人们常说37年的中美关系给两国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中美精英是受益的,但大多数中国的普通人和美国的普通人,包括省或者州这些地区是否也都真正受益,还需要进一步探讨。特朗普上台带来很多冲击,包括很多人当初认为特朗普不能当选,现在认为特朗普不能很好地执政,我们从中有很多深刻的教训要吸取。以特朗普上台为标志,当今世界已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唯一知道的是我们不知道的,是不确定性。特朗普要“make America great again”,中国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可以预见,中美在全球化中会有大量谈判。
CCG特邀高级研究员、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针对这次选举和特朗普政策做了分析。他认为,2016年美国选举是美国内部多重矛盾以及美国与世界的矛盾的集中体现。在美国内部,依赖于债务的政府财政、广泛的“不充分就业”现象以及传统工业集团和新技术集团的对立,是本届选举中的焦点问题。套用我国的术语,特朗普国内政策核心可称为“供给侧释放”(这一点与里根时期的供给经济学有相似之处)。特朗普政府将着力释放包括煤炭、油气在内的传统工业产能,从而“让美国重新伟大”。与此相应,其对外政策的核心则是“供给侧干预”,也就是通过限制别国的供给能力达到扩大美国供给能力的目标。这样的“供给侧干预”将主要在两方面影响世界。首先是西亚、北非地区的石油输出国将可能遭受美国的进一步干预,因此这一地区的安全形势将可能遭受严重挑战。第二是对中国的影响。特朗普政府将试图通过各种政治与外交手段造成一种环境让中国主动限制自己的产能。吕祥还认为,特朗普个人拥有良好的政治与战略直觉,但并不具有对美国及世界的系统认知,他的执政能力是值得怀疑的。美国共和党背后的利益集团或许不会让他完成任期。未来几个月内,美国国内形势就可能发生让他无法继续执政的政治变故。
整场会议持续了3个小时,56家中外主流媒体与嘉宾就探讨了特朗普政权上任后的意义、特朗普自身的特性以及他的团队构成等,并对今后中国该如何构建新形势下的中美关系,如何营造21世纪的世界经济和政治新秩序等问题。
与会嘉宾还有CCG常务理事、挪威国家石油公司中国区总裁陈新华、CCG常务理事、北京市中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卫东、CCG副主任王欣、CCG中文刊主编李文子。
Top think tank head untroubled by Trump